close

非常榮幸受到遠流出版社的邀約,在出版前就能夠先閱讀這本感覺相當重磅的科普繪本。

重磅的感覺並不是因為它的主題,而是作者對於這本圖畫書的用心程度。

對於這本圖畫書RUBY真心推薦,內容就像書名那麼單純 - 生命的故事

孩子最常聽到的時代: 侏儸紀、白堊紀 ,難道我們的生命就只有這段歷史故事嗎?

一起來看看這本美麗的圖文書!

 

**********2016/3/10補充9-11歲、12-14歲學童實際共讀後建議****************

 

遠流-演化-0.jpg

 

生命起源是一場美麗的奇遇

每個人第一個對生命的提問都是相同的 – 我從哪裡來?!

每個生命從受精、胚胎形成發育直到孵化出生,都是演化的縮時。

要如何解釋這個過程?! 其實不是解釋而是闡述 - 闡述生命的故事

 

大多家長會認為這樣的內容太過於專業,自己無法勝任,但是如果以故事的角度來表達,其實就會單純許多,並且能啟發孩子對於大自然的好奇心與興趣。

而進階的演化分枝細節則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來討論,當共讀者是以一起學習的立場來討論,內容對孩子的吸引力將是非常大的!

 

[演化- evolution ] 拉丁文的原義是”卷軸展開”,而達爾文眼中的演化,則是幅不停展開的卷軸,一邊展開;一邊寫上新的內容。*

對於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從未停止。生命的繁衍或許是隨機,又或許是適應產生了不同的變化,通過了天擇而努力存活下來。

每個生命都是獨立,有他存在的意義,並且很努力地存在這世界上。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生命的故事,瞭解得之不易更應該要尊重與珍惜。​

 

這本圖文書的簡介寫得非常的美,也相當的精闢。

最美麗的科普圖文書,涵育科學與美學雙素養

最好讀的生命演化史,開啟微觀與宏觀全視界

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,生命從初始的單細胞生物緩慢而持續演化為多細胞生物。

從海洋到陸地,從陸地到天空,億萬種生物合奏出繁花似錦的生之樂章。

 

遠流-演化-2.jpg

 

親子旅遊盛行,海生館、動物園、各式展覽已經是必備景點。有沒有這樣的經驗

小小孩的“十萬個為什麼”:為什麼水母長這樣? 鸚鵡螺是貝殼嗎?

 什麼是活化石? 恐龍為什麼這麼大? 現在還有恐龍嗎?

為什麼小狗長得不一樣,有的大、有的小,有的毛很長,有的毛很短?

 

其實你會發現,演化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,無所不在,因為這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石,也是不斷在發生的進行式。

要如何帶領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閱讀這本美麗的圖文書?

演化史的介紹大多會由宇宙大爆炸後的單細胞生物開始說起。

但根據不同年齡層的孩子,由於生活經驗累積的不同,時間概念不一定具備,因此共讀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!

 

4-7歲的為什麼時期,這本圖文書的共讀方式非常有趣。由於這階段孩子的生活經驗還並不是那麼的豐富,對於時間的概念頂多只到 “週”。

因此我們不以時間軸的方式來共讀,而是以“表徵”也就是外在型態與孩子以討論的方式,進行互動式共讀

 

在閱讀這本圖文書前,建議可以先共讀[長谷川義史]的作品 “祖父的祖父的祖父”(遠流出版社) —“祖先”的概念。

 

1375594442-455394294_l.jpg

Q6165_03.jpg

 

接下來有趣的開始囉!家長可以先不看頁首頁尾的時間以及物種名稱,一起來與孩子學習! 

從最接近我們的時代開始,來看看長得跟誰很像呢?

 

遠流-演化-9.jpg

新第三紀和第四紀 –

猛瑪象是大象的祖先、巨角鹿看起來像是馴鹿的祖先、劍齒虎絕對是老虎的祖先啦!

巧人,當然就是人類的祖先囉!袋鼠的祖先非常好辨識!

而這個犀牛腳但是頭又像馬的究竟是誰的祖先呢?

原來仙人掌、蝴蝶、蘭花、芭蕉、槭(ㄘㄨˋ)樹的翅果,在這麼久以前就長這樣!

 

古第三紀 –

蜂類、馬的祖先、螞蟻、鳥類也都很容易就能找到囉! 

來討論看看這個臉長得很像浣熊的究竟是誰吧!

那這個臉長得很像馬,但是耳朵、尾巴特別短,腳卻長爪子,看起來很強壯的又是誰呢?

在這裡就可以給孩子肉食動物與草食性動物的不同囉!

最特別的可以一起來討論看看 “走鯨”鯨魚的水陸兩棲祖先,腳爪有蹼耶!

孩子第一眼就告訴我長得跟 “鱷魚”好像呀! 

因為有尖尖的牙齒,四肢也很強壯,那又為什麼會是鯨魚的祖先呢?

這是很棒的討論,可以在這裡學習到很多概念喔!

走鯨應該很巨大,所以體重一定很重,這麼重的身體,四肢要夠強壯才能走路,

可是因為太重了,所以走路的速度會很慢,牠的外觀除了強壯的尾巴,尖尖的牙齒之外,看不到任何能夠保護自己的外表,沒有像烏龜硬硬的殼,或是尖尖的刺,除非牠的皮很厚又很硬,不然就會很容易被其他肉食動物獵食飽餐一頓,會不會是因為這樣,所以他們之後就變成鯨魚在海裡游泳了呢?因為在水裡游泳比較輕鬆!

(這裡就會再有一個浮力的概念可以來討論囉!)

 

遠流-演化-8.jpg

 

侏羅紀和白堊紀-

最常接收到的恐龍時代,除了恐龍之外,還有那些生物呢?

這兩隻鳥長的好美呀!鳥類在這時期的樣貌跟現在就非常相似了

那隻長得很像老鼠的是什麼動物呢?

蘇鐵就是這時期開始的活化石,銀杏也是呢!到現在都沒有改變。

 

二疊紀和三疊紀 – 

從這階段開始孩子能夠分辨的物種會越來越少,但相對的能夠討論一起學習的會更多。

雙齒獸,看起來還是有像老虎,無齒龍跟烏龜長得好像

這隻龍好奇怪,牠的後腳跟尾巴連在一起?!對,所以他是最早可以滑翔,還不能夠飛的恐龍!

所以牠可能是翼龍或是鳥類的祖先囉!

頰龍長得跟三角龍很像,那牠有可能就是牠們的祖先。

原來除了昆蟲之外,會飛的動物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呢?!

 

遠流-演化-7.jpg

 

泥盆紀和石炭紀 –

哇!魚耶~ 孩子看到這頁的第一個反應。

這頁在陸地上的生物,除了昆蟲、蜥蜴最多的看起來就是植物了。

這階段,看似沒有太多的差異,我會請孩子去比較三種生物的不同,然後帶入他們的名稱。

條鰭魚類、肉鰭魚類以及棘螈(四足動物的早期成員)。動物就是從這時期開始從海裡爬上陸地的唷!

 

奧陶紀和志留紀 –

這時候植物才剛剛到陸地上住下來,大部分的生物都還在海洋裡。

這時期的無頷魚因為沒有下巴,不容易捕食,後來慢慢地演化變成有下巴的魚,也就是有頷魚,就更容易找到食物囉!

還有一個看起來很像是貝殼,沒錯!牠就是現在的貝殼,軟體動物的祖先唷!

還可以看到水母、烏賊?!水母很早就已經長得跟現在一樣了

最早的頭足類,也就是烏賊、章魚那些的祖先也是在這時候很明顯的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樣子囉!

那這一大片長得像網子的是什麼呢?牠是珊瑚!

 

遠流-演化-6.jpg

 

前寒武紀以及寒武紀-

到這兩時期,孩子能夠辨識的會更少。但是還是能跟孩子一起討論,你會發現,孩子的想像力,有時候非常的有趣並且相當的奇妙。

有了前面幾段的概念,寒武紀及前寒武紀適合用故事的方式來說給孩子聽。可以參考圖文書中的文字簡化為孩子能理解的內容來說故事。

 

很久很久以前,地球剛剛形成,那時候還很熱,有很多火山爆發噴出許多氣體。

但是慢慢冷卻之後,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水滴,一點一滴地聚集變成海洋

海洋裡面有很多很多火山噴出來的小分子,當他們碰在一起,有時候會變成好朋友,手拉手。

當一個個的好朋友碰在一起越來越多的時候,就成了我們現在身體裡也有的遺傳物質- RNA。

又過了好一段時間,RNA跟一些小分子碰在一起又變成了蛋白質。

什麼是蛋白質?眼睛看的到,最明顯的就是當雞蛋蛋白熟了時候的樣子,有很多很多的蛋白質

每個生物都是RNA跟蛋白質組成的。

有一些好朋友手牽在一起後變成“膜”,把RNA還有蛋白質圈再一起了,變成最開始的簡單細胞。

現在水裡還存在著許多這樣但是我們眼睛看不到的小生物。

但是剛形成的地球,環境溫度變化太大,不過有一群簡單細胞慢慢地有辦法自己產生養分還有氧氣

氧氣往天空上飄,越來越多變成了大氣層:保護地球的生物不會直接接觸到太陽光。

環境溫度也漸漸變得穩定,不再有那麼劇烈的變化。

https://ssl.gstatic.com/ui/v1/icons/mail/images/cleardot.gif

RNA跟蛋白質散在水裡撞來撞去太容易壞掉了,有了膜保護變成簡單細胞的越來越多。

簡單細胞也會聚在一起手牽手,慢慢地變成了越來越多有趣的生物。

有的生物喜歡住在固定的地方,

有的喜歡游來游去到處找食物,

有的發現自己好像能夠用不同的方式移動。

在不斷的火山爆發、冷卻,地球的樣子與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又不一樣了,有些地方的溫度不同。

住在那裡的小生物也會有不一樣的變化,生存下來的生物長相就越來越不同了!

接下來就是剛剛討論的每個時期生物不同的變化。

 

生物在繁殖的時候,也就是有小寶寶誕生的時候,都會有一點點的不同。

像是小孩跟爸爸媽媽長得很像,但是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。

這些不一樣的地方,在地球剛形成那時候環境變化很大,一下冷一下熱,就會很有用。

有不一樣的地方就表示有機會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活下來,繼續繁殖他們的下一代。

在這樣一代一代的變化,這麼長的時間、環境改變,就有了生物的多樣性。

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: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祖先都是一樣的。

這樣的過程,非常不容易,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尊重這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

每一個都是他們的祖先好不容易存活下來繁殖的下一代。

 

遠流-演化-10.jpg

 

8-12歲的孩子,建議可以開始依照圖文書的內容,共讀生命的故事。

同時也可以一一建立孩子對於生命演化,以及生物分類的概念。

10歲開始的孩子已經可以陸續接觸 "生命" ,還有 "生物構造" 的基本概念

這本圖文書的內容會是一個很棒的輔助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9歲-11歲學童實際共讀後補充:

可以從宇宙、太陽系、地球的形成開始說起,DNA、RNA已經是目前蠻普遍的科學概念,所以從這裡開始與孩子說故事是沒有太大的問題!

接著就是形成簡單細胞,接著到藍綠菌。一個一個的單細胞,經過一段時間之後,慢慢地變成了多細胞生物。

接著可以開始以提問的方式,歸納的方式,給孩子帶入一些演化樹的概念。

 

進階引導

與孩子一同歸納,植物、昆蟲、水生、陸生、動物的演化順序。

重點觀念: 生命的起源在大海。

國小學童能夠理解的內容其實差不多就是這些,當然如果非常有興趣!就能再多找些資料補充囉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12歲以上的青少年,就可以開始深入演化的議題囉!

可以依照圖文書的每個時代,以及栩栩如生的古生物

作為一個索引的概念,再去更深究演化樹,

當然還可以去探討,地球在每個階段的地殼變動,氣候變動,造成生物滅絕的原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2-14歲學童實際共讀後補充進階引導:

方式基本上與國小學童是相同的!但是能夠給予的內容當然可以更多囉!

1.在生命起源的地方可以帶入,元素與RNA 密不可分的關係! 

2.藍綠菌的重要角色! 開始能夠因光合作用產生氧氣,氧氣漸漸上升組成大氣層,在地球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時間點。

3.可以與孩子一起歸納生物分類囉!植物的演化過程,魚類的演化過程,活化石有哪些?

4.天擇的概念。

5.從海洋到陸地,上岸的順序是哪些呢?

這些概念都可以在共讀時提出跟孩子一起討論唷!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共讀後除了可以到史前博物館、海生館去參觀之外還有哪些活動可以進行呢?

可以一起來玩桌遊唷! 2 PLUS 演化論  是個不錯的選擇!

 

現在的生物課本...脫離RUBY 有點年代了...

記得當初在上這方面的課程時,並沒有古生物的資料可以輔助,

聽課都只能做一個概念基礎而已,如果有實際的圖像,其實更能夠理解唷!

 

參考資料: 

* 國小教師之生物演化概念  --  柯佳利 ,2009

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研修   1040818 公聽會版本(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)

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